全国仅100例!我市湖口县案例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典型经验案例
发布日期:2025-07-04
信息来源:
【字体:

近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公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全国百佳典型经验案例,我市湖口县榜上有名。一起来看



经验案例原文


引才培优注入活力

夯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


湖口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坚持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来建设,着力解决教师“引得进、行得正、干得好、流得动、留得住”的问题,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多措并举,构建“引得进”渠道。针对当前音体美等学科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全面摸排各学校教师结构性差缺情况,建立健全教师编制县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机制,创新教师补充机制,积极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持续实施全省统一招聘、“归雁计划”等,广渠道引进优秀教师,教师队伍结构得到逐步优化。近四年引进教师277名,其中音体美等专任教师43人。其中2024年通过实施音体美学科“归雁计划”、“才汇九江”高层次人才引进、师范定向生分配等方式,共补充音体美专任教师19人。


二、强化师德,打造“行得正”队伍。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工作领域,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新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治理,常态化进行师德师风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强化责任督学常规挂牌督导,在县政府网站、“湖口教育云平台”等平台公布举报电话,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作明查暗访。大兴学习之风,创新举办湖口“教育讲坛”10期,参与人数超过3800余人次。


三、加强培训,提升“干得好”素养。建立完善“好老师”培养机制,继续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强化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培训,实现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目标,健全“县级名师-校级骨干-校本研修”三级培训机制,以远程网络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形成了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骨干教师、新教师、特色学科教师、分段分层分科专任教师、“送教送培”、考证转岗、职能股室专业技术提升、培训者十大培训体系。全面实施“名师优教”工程,组织开展“湖口名师”培养评选,组建了17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了23个学科中心组,充分发挥名优教师(校长)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专业强、教风实的教师队伍。


四、优化配置,提升“流得动”实效。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校长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师资统筹配置机制,规范有序组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24年,城区学校10名骨干教师定点支教农村学校,18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进城跟班学习,全县各学校30名专任教师落实交流轮岗。发挥城区中小学(幼儿园)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建立“1+N”帮教机制,组织名师及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实现城乡管理互动、资源共享,县城中小学分别与农村中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教关系。2024年,全县23个学科中心组、8所教学教研协作片组长校开展送教下乡、课题研究等活动80余次。当前,正在实施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按照“科学评估、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农村初中学校网点布局调整,逐渐形成“城区向农村相对放开,农村片区寄宿制初中集中”的办学格局,届时,将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统筹解决乡镇中小学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五、保障到位,创设“留得住”机制。真心实意“留”才,营造人才服务“好生态”。待遇保障到位。严格落实了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从提高工资待遇、完善职称评聘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切实依法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收入,按规定发放边远特殊津贴、乡镇工作补贴、考核性绩效等。2024年,全县106名中小学教师获聘相应职称,其中2名获聘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满25年的、不受岗位职数限制的。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年高规格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表扬先进典型。教师节前后,在“湖口发布”“湖口教育”等媒介大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强化榜样引领,激发教师队伍正能量。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凝聚教育发展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