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22年度上半年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情况表
发布时间:2022-07-11 09:10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2-07-11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00188
- 责任部门:
市教育局2022年度上半年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情况表
| 重点工作 | 任务完成情况 | 备注 | 
| 110.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探索实行一县对接一高校工作机制,力争高校及中职院校毕业生留浔比例达15%以上。 | 九江学院高度重视留浔就业工作,先后对接庐山市成立庐山文化产业研究院,对接湖口县、永修县成立有机硅产业研究院,与湖口、经开区、庐山、瑞昌、永修等地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并坚持每年与市人社局组织召开九江市企业专场招聘会,近三年毕业生去向留浔人数逐年上升,2019年1645人,占比20.15%;2020年1829人,占比23.85%;2021年2111人,占比26.10%。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积极推进政、行、企、校多方合作,深入对接九江市经开区、瑞昌市人社局,走访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江西都昌金鼎钨钼矿业有限公司、都昌造船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举办各类线上在浔企业推介活动29场,截至目前,2022届毕业生留浔率13%。 九江职业大学4月启动了2022年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截至7月1日,党委书记、校长共走访调研了本市、县、区共45家企业;校领导班子成员共走访用人单位28家;二级学院院部领导走访用人单位15家。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留浔就业率,学校利用毕业生返校举办了“浔”找机遇,“赣”就精彩2022届毕业生留浔留赣就业供需洽谈会,邀请了九江银行、正大集团、TCL(九江)分公司等40余家本市企事业单位来校选人用人。学校创新校政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政府签订政校合作协议,与庐山市人民政府共建九江职业大学庐山旅游学院,与九江海淘有限公司共建九江职业大学跨境电商学院,联动嵌入培养与九江各县区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人才。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深化校县合作,充分发挥城市承载作用,实现校政企三方联动,制定出台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一院一县一企”工作方案》,要求每个二级学院至少与九江市一个县级政府或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的校政合作关系,每个二级学院至少与一家当地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职工培训、导师互聘、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等形式多样的合作。目前,已与庐山市、庐山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以白鹿洞书院为中心的风景区打造确定了具体合作项目。 | |
| 152.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7万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亿元。 | 情况说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原九江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毕就办)已合并到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职能是负责九江籍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档案转递工作,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职能已并入市人社局下属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 |
| 154.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8460个。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36个,新增学位2.8万个。持续做好“双减”工作,有序推进普通高中高考综合改革。 | 一、项目推进情况1.在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建设,市直的湖滨幼儿园分园建设主教学楼图审已完工,两栋附属楼施工图审正在审查;市委幼儿园整体搬迁项目已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各县(市、区)28个项目建设任务清单已经下达,各地正在利用暑期施工黄金期抓紧施工,争取9月份全部投入使用。2.在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一是在2022年度续建项目上,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改扩建、双峰小学濂溪校区改建教学综合楼、九江外国语学校濂溪校区新建素教中心等3个项目推进顺利,可按期交付投入使用。二是在新建项目推进上,九江一中南门湖校区新建致远教学楼项目已提前开工建设(2022年3月开工);九江市双峰小学庾亮校区改扩建项目、九江实验中学校区扩建项目(一期)2个项目正在市发改委申请办理可行性报告;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改扩建项目(一期)项目正在市自然资源局审批;九江外国语学校庾亮校区改扩建项目按计划开展工作。九江三中鹤问湖校区(高中部)改造工程(三期)因九江职大新校区未建成,场地不能如期交付,导致该项目未开工。各县(市、区)27个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正在按照项目建设任务清单加快推进,争取在暑期完工。 二、高考综合改革推进情况:(一)1月13日召开市直普通高中高考综合改革推进会议。(二)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工作的通知》。(三)组织教师参加全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培训班。四是深入县市区宣讲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完成了全市标准化考场改造和升级。 三、“双减”政策落实情况:(一)满足课后服务需求保障,制定出台《关于明确市直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执行标准的通知》,明确各市直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组织开展寒假校内托管服务工作。(二)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管理的通知》,全面排查了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到校到班情况。(三)组织开展“双减”专题培训,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全体教师参加。(四)市教育局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九江市“双减”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制〉的通知》,建立每月一指导,每月一反馈机制。(五)抓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完成教育部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回头看工作;先后开展市级督查1次,市教育局联合市市监局重点督查6次,各地对应开展预收费交叉检查1次。(六)持续做好“双减”宣传工作。开展“双减”工作问卷调查。与九江电视台联合开设《局长谈“双减”》特色电视节目,邀请各地教育局长参加,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目前,正在摄制《校长谈“双减”》《教师谈“双减”》《家长学生谈“双减”》等宣传栏目,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共促“双减”工作的良好氛围。 | |
| 155.启动瑞昌高等职业学校、都昌中专二期、修水中专二期等项目建设,完成九江科技中专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校区、九江卫生学校经开区校区建设,新增学位1.9万个。 | 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和市本级投入共约10亿元支持瑞昌市高等职业学院第一期建设,项目一期部分用地优先列入瑞昌市2022年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瑞昌市中介超市抽选出江西山和林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瑞昌分公司作为高等职业学院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林地批复争取到九江市林业局支持。5月20日通过高等职业学院概念方案专家评审会,5月23日通过市规委会审定。项目用地红线图已于2022年4月20日完成,立项已于2022年5月20日完成立项工作,目前项目可性行研究报告已完成并完成批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细化和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都昌中专、修水中专二期工程,市直科技中专城东校区和生态科技城校区等项目建设在有效推进,都昌中专学生公寓、食堂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已完成工程设计、图审及预算等,预计9月1日交付使用。修水中专二期工程采用“教学工场”空间策略,当前各项工程顺利推进,预计9月1日投入使用。市直科技中专生态科技城校区已明确了市工发集团为建设项目责任主体,多方召开了项目建设研讨会,各项工作在有序推进。 | |
| 167.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 一、聚焦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惩戒实施等学习宣传纳入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二)大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宪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宪法法治意识。(三)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习和践行《民法典》,进一步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提高法治素养。(四)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当前,全市有548所学校,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政法系统中聘请了679名法治副校长,聘任年限为2022年-2024年。法治副校长以“上大课”的方式每学期开展1—2次“以案说法”的普法教育。二、聚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逐步缩小学校、城乡和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二)依法保障入学。从政策层面上全面保障我市所有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保障适龄未成年人在入学、升学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截至目前,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6%。(三)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三、聚焦特殊群体少年儿童,保障入学关爱成长。(一)关爱留守儿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力度,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共同构建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网络。(二)关注随迁子女。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享受教育的权利。(三)关心残疾儿童。加强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截至目前,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7%,全市3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均建有1所达标的特殊教育学校。四是关怀贫困学生。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各项教育民生资助政策,有效确保了家庭经济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四、聚焦学生安全,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一)加强疫情防控。组织召开市直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强化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二)加强安全教育,开展中小学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毒品、防邪教安全教育和管理。(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开展新一届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评选活动。(四)合力共为整治校园周边治安。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推进校园安防“四个一”工程建设改造等工作。持续保持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高压态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五)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通过全面排查整治,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教学育人环境。(六)大力开展校车交通安全整治。全市教育系统所有校车均归属民办学校、幼儿园。今年以来,市教育局联合市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深入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治理,排查建档校车576辆,整改校车隐患2条。(七)广泛开展了校园房屋建筑安全隐患专项排查。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学校980余所,共排查各类校舍181栋,围墙7811.56米。通过全面排查整治,有力防范化解学校各类风险。五、聚焦“五项管理”,推进“双减”工作。(一)加强“五项管理”。进一步加强包括手机管理在内的“五项管理”工作措施,建立督导督查机制。(二)推进“双减”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管理的通知》,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内参加校外地下培训、冲刺班或强化训练班。2022年暑假,市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确有需要的家庭和学生提供免费的托管服务,服务内容包含基础性托管、素质拓展、学科指导和实践活动等。加强督查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健康的环境。 | 
市教育局落实省、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项任务的情况报告
市政府督查室:
根据2022年度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市教育局相关任务和牵头责任、配合责任,我局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意识、担当意识,高度重视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教育行业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现将上半年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的情况汇报如下:
110.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探索实行一县对接一高校工作机制,力争高校及中职院校毕业生留浔比例达15%以上。
落实情况:九江学院高度重视留浔就业工作,先后对接庐山市成立庐山文化产业研究院,对接湖口县、永修县成立有机硅产业研究院,与湖口、经开区、庐山、瑞昌、永修等地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并坚持每年与市人社局组织召开九江市企业专场招聘会,近三年毕业生去向留浔人数逐年上升,2019年1645人,占比20.15%;2020年1829人,占比23.85%;2021年2111人,占比26.10%。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积极推进政、行、企、校多方合作,深入对接九江市经开区、瑞昌市人社局,走访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江西都昌金鼎钨钼矿业有限公司、都昌造船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举办各类线上在浔企业推介活动29场,截至当前(4月23日),2022届毕业生留浔率13%。
九江职业大学4月启动了2022年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截至7月1日,党委书记、校长共走访调研了本市、县、区共45家企业;校领导班子成员共走访用人单位28家;二级学院院部领导走访用人单位15家。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留浔就业率,学校利用毕业生返校举办了“浔”找机遇,“赣”就精彩2022届毕业生留浔留赣就业供需洽谈会,邀请了九江银行、正大集团、TCL(九江)分公司等40余家本市企事业单位来校选人用人。学校创新校政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政府签订政校合作协议,与庐山市人民政府共建九江职业大学庐山旅游学院,与九江海淘有限公司共建九江职业大学跨境电商学院,联动嵌入培养与九江各县区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人才。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深化校县合作,充分发挥城市承载作用,实现校政企三方联动,制定出台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一院一县一企”工作方案》,要求每个二级学院至少与九江市一个县级政府或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的校政合作关系,每个二级学院至少与一家当地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职工培训、导师互聘、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等形式多样的合作。目前,已与庐山市、庐山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以白鹿洞书院为中心的风景区打造确定了具体合作项目。
152.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7万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亿元。
情况说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原九江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毕就办)已合并到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职能是负责九江籍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档案转递工作,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职能已并入市人社局下属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154.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8460个。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36个,新增学位2.8万个。持续做好“双减”工作,有序推进普通高中高考综合改革。
落实情况:一、项目推进情况。(一)在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建设,市直的湖滨幼儿园分园建设主教学楼图审已完工,两栋附属楼施工图审正在审查;市委幼儿园整体搬迁项目已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各县(市、区)28个项目建设任务清单已经下达,各地正在利用暑期施工黄金期抓紧施工,争取9月份全部投入使用。(二)在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一是在2022年度续建项目上,九江小学八里湖校区改扩建、双峰小学濂溪校区改建教学综合楼、九江外国语学校濂溪校区新建素教中心等3个项目推进顺利,可按期交付投入使用。二是在新建项目推进上,九江一中南门湖校区新建致远教学楼项目已提前开工建设(2022年3月开工);九江市双峰小学庾亮校区改扩建项目、九江实验中学校区扩建项目(一期)2个项目正在市发改委申请办理可行性报告;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改扩建项目(一期)项目正在市自然资源局审批;九江外国语学校庾亮校区改扩建项目按计划开展工作。九江三中鹤问湖校区(高中部)改造工程(三期)因九江职大新校区未建成,场地不能如期交付,导致该项目未开工。各县(市、区)27个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正在按照项目建设任务清单加快推进,争取在暑期完工。
二、高考综合改革推进情况。(一)1月13日召开市直普通高中高考综合改革推进会议。(二)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工作的通知》。(三)组织教师参加全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培训班。四是深入县市区宣讲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完成了全市标准化考场改造和升级。
三、“双减”政策落实情况。(一)满足课后服务需求保障,制定出台《关于明确市直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执行标准的通知》,明确各市直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组织开展寒假校内托管服务工作。(二)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管理的通知》,全面排查了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到校到班情况。(三)组织开展“双减”专题培训,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全体教师参加。(四)市教育局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九江市“双减”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制〉的通知》,建立每月一指导,每月一反馈机制。(五)抓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完成教育部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回头看工作;先后开展市级督查1次,市教育局联合市市监局重点督查6次,各地对应开展预收费交叉检查1次。(六)持续做好“双减”宣传工作。开展“双减”工作问卷调查。与九江电视台联合开设《局长谈“双减”》特色电视节目,邀请各地教育局长参加,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目前,正在摄制《校长谈“双减”》《教师谈“双减”》《家长学生谈“双减”》等宣传栏目,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共促“双减”工作的良好氛围。
155.启动瑞昌高等职业学校、都昌中专二期、修水中专二期等项目建设,完成九江科技中专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校区、九江卫生学校经开区校区建设,新增学位1.9万个。
落实情况: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和市本级投入共约10亿元支持瑞昌市高等职业学院第一期建设,项目一期部分用地优先列入瑞昌市2022年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瑞昌市中介超市抽选出江西山和林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瑞昌分公司作为高等职业学院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林地批复争取到九江市林业局支持。5月20日通过高等职业学院概念方案专家评审会,5月23日通过市规委会审定。项目用地红线图已于2022年4月20日完成,立项已于2022年5月20日完成立项工作,目前项目可性行研究报告已完成并完成批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细化和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都昌中专、修水中专二期工程,市直科技中专城东校区和生态科技城校区等项目建设在有效推进,都昌中专学生公寓、食堂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已完成工程设计、图审及预算等,预计9月1日交付使用。修水中专二期工程采用“教学工场”空间策略,当前各项工程顺利推进,预计9月1日投入使用。市直科技中专生态科技城校区已明确了市工发集团为建设项目责任主体,多方召开了项目建设研讨会,各项工作在有序推进。
167.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落实情况:一、聚焦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惩戒实施等学习宣传纳入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二)大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宪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宪法法治意识。(三)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习和践行《民法典》,进一步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提高法治素养。(四)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当前,全市有548所学校,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政法系统中聘请了679名法治副校长,聘任年限为2022年-2024年。法治副校长以“上大课”的方式每学期开展1—2次“以案说法”的普法教育。二、聚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逐步缩小学校、城乡和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二)依法保障入学。从政策层面上全面保障我市所有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保障适龄未成年人在入学、升学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截至目前,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6%。(三)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三、聚焦特殊群体少年儿童,保障入学关爱成长。(一)关爱留守儿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力度,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共同构建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网络。(二)关注随迁子女。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享受教育的权利。(三)关心残疾儿童。加强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截至目前,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7%,全市3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均建有1所达标的特殊教育学校。四是关怀贫困学生。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各项教育民生资助政策,有效确保了家庭经济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四、聚焦学生安全,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一)加强疫情防控。组织召开市直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强化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二)加强安全教育,开展中小学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毒品、防邪教安全教育和管理。(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开展新一届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评选活动。(四)合力共为整治校园周边治安。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推进校园安防“四个一”工程建设改造等工作。持续保持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高压态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五)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通过全面排查整治,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教学育人环境。(六)大力开展校车交通安全整治。全市教育系统所有校车均归属民办学校、幼儿园。今年以来,市教育局联合市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深入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治理,排查建档校车576辆,整改校车隐患2条。(七)广泛开展了校园房屋建筑安全隐患专项排查。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学校980余所,共排查各类校舍181栋,围墙7811.56米。通过全面排查整治,有力防范化解学校各类风险。五、聚焦“五项管理”,推进“双减”工作。(一)加强“五项管理”。进一步加强包括手机管理在内的“五项管理”工作措施,建立督导督查机制。(二)推进“双减”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管理的通知》,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内参加校外地下培训、冲刺班或强化训练班。2022年暑假,市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确有需要的家庭和学生提供免费的托管服务,服务内容包含基础性托管、素质拓展、学科指导和实践活动等。加强督查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健康的环境。
九江市教育局
2022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