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教育局主要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3-28 10:45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有效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2-03-28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00182
- 责任部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特别是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下,一年来,市教育局团结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十五次党代会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夯基础、补短板,抓改革、破难题,推“双减”、提质量,努力加快九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效运转。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修订了《市领导联系高校工作制度》,及时协调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升格调整工作。市、县两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加快落实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取得较好成效。党史学习教育卓有成效。通过抓组织领导、抓“四史”学习、抓理论宣讲、抓红色基因传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变“项目账单”为“幸福清单”,市教育局党委全年为群众办实事17件,并在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深刻汲取“两吴”案件教训,开展全市教育系统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和问题整改、违规发放津补贴自查自纠、酒驾醉驾问题专项整治等活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推动市政府出台《九江市中小学校和教师减负正面清单》,社会事务进校园由20项精简为6项,教育系统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向好。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提升。把“三化”建设列为党建“一号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市直教育系统64个支部“三化”建设全面完成,柴桑区特殊教育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文中学、九江外国语学校、市湖滨幼儿园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中心幼儿园党支部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教育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重谋划。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进一步优化九江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实施意见》《九江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夯基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经费117亿元,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20.5亿元,投入项目资金41.8亿元,实施建设项目278个,新改扩建校舍面积314.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3万个。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和赛城湖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并实行集团化办学。全力推进智慧教育项目建设,联合中国移动申报“5G+智慧教育”示范区,浔阳区6所学校构建了5G+XR课堂,彭泽县珍珠湖学校建成全市首个5G+VR智慧课堂。强督导。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启动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申报工作,开展“双减”“五项管理”工作专项督导,“九江用督导利器促‘双减’工作落实落地”作为典型案例被教育部推介。保安全。扎实抓好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持续推进学校安防体系建设,武宁县投入460万元积极构建“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防范体系。永修县梅棠学校安防“四个一”经验在全省推广。庐山西海安防“三个100%”全覆盖,彭泽县、濂溪区、浔阳区、经开区、共青城市获全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县(市、区),新增金安高级中学、九江六中、九江小学等8所江西省平安校园,我市在全省专门学校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优环境。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全市共有548所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679名,九江外国语学校学生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第六届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获得一等奖;扎实开展“三违”治理,清退违规款项45万元,5所学校和43名校长教师被处理。积极创建“五型”政府部门,市教育局荣获全市“五型”政府部门建设先进单位。大力加强教育宣传,市教育局与九江电视台联合打造教育宣传全媒体平台,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对宣传报道和推介我市教育亮点成效60余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发放资助金3.27亿元,惠及贫困学生35.93万人次,市学生资助中心荣获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并记大功。市政府机关幼儿园积极帮助解决特困家庭孩子入园问题,真情为群众办实事。
三、各类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学前教育,超额完成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任务,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认定普惠性幼儿园21所,增加学位1万余个;加快新建配套园建设,濂溪区、柴桑区、都昌县等16所配套园全部开园。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大力推进中心城区集团化办学改革,组建双峰小学教育集团、九江小学教育集团、九江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等8个教育集团,“九江市扎实推进中心城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被省委改革办《江西改革工作简讯》登载,市教育局荣获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单位。普通高中教育,加快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策应高考综合改革,组织开办云上公益课堂、宣讲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九江七中入选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职业教育,提质创优加快推进,濂溪区、德安县、共青城市如期完成达标中职学校建设目标,全市新改扩建中职学校12所,扩充学位1万余个。九江科技中专获评江西省A档职业学校,修水县投入1.6亿元启动职业中专二期建设。民办教育,大力开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行动,停止审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积极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只减不增和规模占比只降不升,强化“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引导“公办”教师有序退出,规范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管理。
四、立德树人成效持续显现。“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关于明确市直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执行标准的通知》《九江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协同发力,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生校内作业负担有效减轻,全市478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共有49.3万学生和3.1万名教师积极参加课后服务活动,参与率分别为98.64%和94.46%;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532家降至7家、压减率达98.68%,“双减”六项工作任务完成率达到100%,我市“双减”工作被新华社、学习强国等中央媒体和平台报道推介。素质教育成果丰硕。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等系列活动,德安县开展聆听隆平故事活动,九江实验中学、市特殊教育学校、实华学校等28所学校获“江西省文明校园”,经开区成功申报全国青少年足球试点县(区),濂溪区成功申报游泳教育省级试点区(县),瑞昌市获评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庐山市成功申报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省级试点项目县(市),湖口县付垅小学等4所学校获评全国第三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获全国学校军事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教育国际交流创新推进。长虹小学等学校与俄罗斯友城学校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活动,永修吴城中学参加“中日青少年鄱阳湖观鸟线上交流”活动,九江一中等学校参加“冬奥会共迎未来”姊妹校项目。市教育局作为地市教育局唯一代表在全省外事工作会上作经验介绍。
五、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严把“入口关”。通过全省统招、高层次人才、公费师范生等渠道引进教育人才2598人。打通“交流关”。积极做好教师交流轮岗、乡村支教、银龄讲学等工作,选派校长教师交流轮岗1792人、教师乡村支教328名、参与银龄讲学教师32名。铸牢“师德关”。扎实开展师德专题教育、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中在职教师兼职兼课专项治理,查处违规问题教师23起、57人次。积极开展评先推优活动,5名教师荣获全省首批“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6名教师荣获全省“新时代最美幼师”。市十一中、九江三中、双峰小学、市委幼儿园等学校分别开展“我与教育共成长”“我的教育小故事”“师说·教育叙事”“岗位争先”等活动,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教师节期间,我市“为教师亮灯”视频被新华社选登。强化“能力关”。1306人次参加部级、省级培训,5830人次参加市级培训。新建市级名师工作室15个(累计达25个),大部分县(市、区)建立县级名师工作室。湖口县抓实“县级名师-校级骨干-校本研修”三级培训机制,打造师德好、专业强、教风正的教师队伍。落实“保障关”。我市连续两年全面落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并在全省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