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教案字(2025)6号九江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 第25017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8-25 14:15 来源:本网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5-08-2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0713
  • 责任部门:

九教案字(2025)6号

分类:(A1)

公开情况:(公开)

九江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250170号提案答复的函

高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通过强化一系列工作举措,不断提升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一、强化教育管理,护航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们坚持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不断完善新样态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创新思维,强化举措,补短板、强弱项,抓实课程保障、丰富活动内涵、强化协同融合,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召开全市中小学“保课时月月晒  工作调度会,印发《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体美劳“保课时月月晒” 工作的通知》,3次下达工作提示函,4次开展联合督查,确保按   标准开课、晒课与上课,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完善体质管理体系。建立“晒课表”长效机制,加强体育课与大课间、课外活动、课后服务之间的有效衔接,让运动贯穿学生全天的教育教学活动,助力体教融合走深走实。2025年春季开始,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通知》要求,督促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至少开设2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同时,每天至少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指导学校把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安排,组织学生开展球类、跳绳、踢毽、跳皮筋等不少于10个项目的轮换活动,保证运动量。

二是推进“五项管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落实  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监测等“五项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按照《关于深入加强全市中小学   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九教办函〔2021〕26号)要求,科学安  排学校作息时间,小学生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生一般  不早于8:00。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做好  睡眠管理,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  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学校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  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小学一二  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  60分钟。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推动落地落实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要求。把学校“大课间”活动组织情况、校内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年度工作内容,纳入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和教育综合督导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不断完善阳光体育长效机制。

二、落实“双减”政策,丰富课后服务

2018年春季起,将推行小学生课后服务改革试点作为全市教育系统年度工作重点来抓,率先在全省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小学生课后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行“5+2”服务模(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个小时)。2020年按照省教育厅等四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广了课后服务工作。2021年秋季开学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面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农村乡镇中心校做到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行“1+N”后服务模式,严格落实“每天开展特色兴趣类社团类活动的时间占比不得低于课后服务总时长的50%”等要求,用高质量、特色化课后服务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指导各学校充分利用的场地、师资和课程等资源,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体育课程和球类、田径类、水上类等特色课程。因地制宜开发课间微运动”,增设数字化、智能化活动区域,鼓励学生遵循自愿原则,在课间走  出教室、适量开展体育活动。2024年,九江市新增6个游泳教育试点县区,覆盖10个县(市、区),争取省级游泳试点奖补资金752万元,培训小学生26697人。

三、推进课程建设,深化体教融合

指导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教材的育人作用,在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全面推动体育教育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让广大学生在“双减”中实现“双增”,即增技能又增体能。结合“一县一品”的打造,加强体育传统学校建设,帮助各地各校探索出更高品高质的体育运动项目,打造以瑞昌(羽毛球)、武宁(网球)、湖口(游泳)、田家炳中学(足球)、金安中学(篮球)、同文中学(排球)为榜样的体教融合发展的典范。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举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万名师生同跳一支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青少年校园足球和篮球联赛总决赛、“庐山杯”大学生足球赛等活动,2024年共开展400余场竞 赛,近10万师生参与。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充分发挥教育、体育、卫健、团委、社区等部门合力,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  好氛围;进一步抓实抓细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保障校  内体育设施和场地,推进运动场地标准化及室内场馆建设,加大对青少年体育的投入。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感谢您的合理建议。

附件:九江市政协提案(建议)答复清单

九江市教育局

2025年8月25日

签发领导

联系人及电话周婷婷  8222119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议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