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教育概览
发布时间:2024-04-08 17:44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4-04-08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19-78313
- 责任部门:
机构情况
九江市教育局是九江市人民政府主管教育的职能部门,内设现有机关科室13个,直属事业单位4个。13个机关科室分别是: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审计科、基础教育科(语言文字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综合教育科、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科、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机关党委、法规科、学前教育科、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个直属事业单位分别是:教育考试中心、教科所、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中小学校服务保障中心。
工作职能
(1)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研究全市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综合指导、协调和管理全市的各级各类教育工作。
(2)编制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指导督促实施,规划指导全市办学体制改革,理顺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建立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
(3)综合管理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托幼教育、成人教育、市属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及社会力量办学工作,具体管理市直中小学校。
(4)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负责全市教育系统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统筹管理全市教育系统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工作。负责全市教育督导和评估工作。
(5)依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并指导全市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承担教育系统表彰奖励、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指导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评聘、继续教育和考核工作。指导、协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6)统筹管理本部门教育经费,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基建投资的规划,按有关规定管理中央、省对全市的教育拨、贷款及捐赠资金,监督测评全市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
(7)归口管理全市学历教育及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高等教育自学教育考试工作、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统筹管理全市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工作,负责全市普通话测试工作。
(8)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及国防教育工作,统筹协调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
(9)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指导计划并指导实施。指导全市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负责全市高、中等院校普通教育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0)指导全市教育宣传、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承担全市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
(11)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班子情况
何明,男,现任九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主持市教育局党委、行政全面工作。
邱玉林,男,现任九江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协助党委书记、局长分管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办、办公室、机关党委。负责党建、意识形态、纪检监察、教育改革等工作。
曾瑜华,女,现任九江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协助局长分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人事科、基础教育科(市语言文字委员会办公室)、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教育督导、基础教育、教育科研、招生考试、国际交流、人事人才、政务服务、机关工青妇工作,联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学会、市心理学会、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教育分会、市国际交流协会、计划生育等工作。
文蜀君,女,现任九江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
曹利平,男,现任九江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分管职成科、体卫艺科、校安科。负责职业教育、体育卫生美术与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创卫、“双拥”、学生和学校安全、党管武装等工作。
胡汝庆(非班子成员),男,现任九江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协助局长代管法规科、市中小学校服务保障中心。负责法治教育、信访、中小学校建设、学生资助、学校后勤管理、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创文、垃圾分类、防汛抗旱等工作。
熊茶珍(非班子成员),女,现任九江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协助局长分管学前教育科、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负责学前教育、教育技术与装备等工作。
胡丽红(班子成员到龄切线转任非领导职务),女,现任九江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
王宇(非班子成员),男,现任九江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负责民办教育、师资培训、“双减”、校外培训监管、招商引资、工业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联系九江民办教育协会、驻市及市属高校工作。协助局长分管财务科、综合教育科。
教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以人民满意为根本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着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公平、优质、全面、融合”的新样态九江教育,努力为我市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截止2023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59 所,在校学生101万余人、教职工7.8万余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 97.14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8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18%。
(一)全市教育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32所,其中:普通高校12所(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大学、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南航科技学院、江西财大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师大科技学院、南大科技学院、江西农大南昌商学院)、成人高校1所(九江电大)、中小学888所、中职学校23所、幼儿园1402所、特殊教育学校11所。在校学生98.86万人,其中在校大学生9.26万人、中小学生68万人、中职生1.18万人、在园幼儿15.91万人、特教学生3839人。教职工6.25万人,其中中小学教职工5.13万人。
(二)主要成效
(1)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19.24亿元,较2021年增长1.46亿元,增长8.24%;2022年市本级下达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7.8亿元,按照在校生总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较2021年总的增长10%,其中:小学教育增长0.61%、初中增长6.66%、高中增长155.33%、中职增长4.45%、高校增长13.56%。2022年规范教育收费后,办学经费缺口1.4亿元由市财政统筹予以解决,充分保障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的目标。2022年我市共发放各类国家资助资金3.53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万余人次。2023年我市共发放各类国家资助资金3.63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万人次。2022年来,全市16个县(市、区)和市直义务教育教师奖励性补贴(事业单位专项绩效工资)均采取预发政策,按要求落实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公务员动态调整机制。
(2)全面改善办学条件。2022年来,共计投入40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学校和保障校舍安全,持续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项目建设。完成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28所,改扩建小规模学校建设32所,新改扩建教师周转房1640套。优化中小学校网点布局,改变乡村中小学校散、小、弱问题,2022年以来,撤并教学点426个。我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排名全省第一,全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德安县召开,九江市还作为全省唯一设区市参加教育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培训并作经验交流。将智慧教育项目纳入“智慧九江”整体推进,2023年,实施“智慧教育”一期建设项目,共投入7150万元,极大提升了中小学教育装备水平。国家和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赣教云平台)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九江教育城域网覆盖中小学大部分班级,我市具备多媒体教室的学校覆盖率为99.6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3)有效优化师资配备。一是建立了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出台了《九江市公办幼儿园教师人员总量管理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2022年以来,通过多渠道共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336名。二是扎实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出台了《关于九江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市16个县(市、区)全部出台“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制定动态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跨片区富余学科教师竞聘、建立健全中小学校的绩效考核机制等57个配套措施。三是扎实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022年来,全市近2000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师资配备进一步均衡。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在《江西教育工作情况》以《九江市以“三抓三确保”推进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为题介绍九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