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导读:
美丽的匡庐山下,悠悠的浔阳江头,明净的甘棠湖畔,矗立着一座“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九江市同文中学。
九江市同文中学至今已有141年办学历史,它的前身是美国传教士赫尔利先生创办于1967年的同文中学(取《中庸》“普天之下,车同轨,书同文”之意),和美国昊格局女士创办于1873年的儒励女中。
两校创办之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国运衰弱,四海秋气。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中,同文中学成为西学东渐的一个窗口。此后,不管形势怎么变化,同文一直秉持“读好书,做好人”的办学个性,从未间断过自己的教育使命。1938年,日寇进犯九江,校长熊祥熙先生率全校师生移学重庆,在重庆壁山县丁家坳设立同文中学分校,他们割茅造屋,掘井取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儒励女中校长吴懋诚女士率师生西迁四川,在资中和遂宁坚持办学。抗战胜利后,两校于1946年迁回九江。1949年5月17日九江解放,同文、儒励合并更名为九江市第二中学。2002年经九江市政府批准,学校恢复使用原校名——九江市同文中学。
一百四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国防科工委主任,“神5”“神6”发射副总指挥张庆伟,中国十大杰出建筑设计大师熊明,大洋彼岸杰出女性、著名医学科学家单婕博士......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荣获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省科研兴校先进单位、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九江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上百项荣誉称号。
薪传古今,青蓝相继,今天的同文更胜往昔。近几年来,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古樟如盖,绿草如茵,校园占地108亩,绿化面积达42378平方米;3栋教学楼,1栋电教实验楼、一栋图书馆、一栋办公楼,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8间现代化的实验室、3间计算机室、7间多媒体教室、1间多功能报告厅、1间多功能音乐教室,装备先进,设备齐全,图书馆资料丰富,馆藏图书达12万多册,居全省中学前列;拥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塑胶运动场等先进体育活动设施;拥有食堂、学生公寓等生活设施。
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和浔东校区(建设中),现有教职工344人,共有特级教师16人、正高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123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11人、省级劳模3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7人、江西省骨干教师29人,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108人。学校现有教学班89个,在校学生4600余人。南湖校区占地面积111亩,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各类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是广大学子和家长心仪向往的优秀学校。
近年来,同文中学以发展为主题,向改革要质量,办学效果显著,办学成绩瞩目,连续16年荣获“九江市重点中学高中教学质量管理综合优胜单位”,高中教育优势明显;是“赣北名校学术联盟”发起学校,初中教育引领九江。学校先后有58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其中周琼获省文科状元,徐学群、伍骁迪获省理科第3名,于方、林弘、伍骁迪获市理科状元,徐学锋、胡飞飞、曾令怡获市文科状元。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有7位同学录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6人通过SM2计划,录取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同文中学恪守“读好书,做好人”校训、“教好书,育好人”职业准则,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励志教育基地、全国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西省状元学校、江西省十大榜样学校、九江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九江市状元学校等上百项荣誉称号。
教在同文,让同文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沃土;学在同文,让同文成为学生和谐发展的摇篮。今日同文,正朝着九江领先、江西一流、国内享誉、世界知名的目标奋勇前进。
办公地址:九江市浔阳区南湖路44号同文中学思敬楼
办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
联系电话:0792-8551971
附件: